“头天还是满地青枝绿叶,一夜之间成了光秃秃的棉秆地,啥药也治不住,只好拔掉当柴烧了。”河南省滑县白道口乡张庄村一户姓张的农民,回忆起1992年那场毁灭性的虫灾至今心有余悸。还是这户农民,如今料理的几十亩棉田,在农药量减少80%、有些年份基本不用杀虫剂的情况下连年丰收,去年加上种子田的收益,纯收入达数万元。
是一种全新的棉花新品种――国产转基因棉给他带来了丰收和效益,与他同时受益的,是我国数以亿计的棉农。
这种从根本上改变棉花特性的“基因”,使其具有抗虫性的创新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牵头,全国与此关联的科研、推广单位联手,顶着巨大的压力与时间赛跑,最终抢占知识产权高地所获得的。
小虫子搅乱了棉花大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全国常年种植面积在8000万亩左右。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场大规模的棉铃虫病虫危害悄悄袭来,迅速席卷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并很快蔓延到长江流域棉区,与以往不同的是,原本在棉花种植期间只需要喷洒农药1到3次就能控制得住的棉铃虫,这时却需要喷洒20余次,但小虫子依然猖獗如故。有人将棉铃虫放在农药原液中,它竟然悠然自在地漂浮其中!为了保住育种田,科研人员只好也和工人一起,下地用手捉虫子。
虫害每年都给国家和棉农造成1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1992―1996年农民因防治棉铃虫中毒人数24万人次。
压力大信心更大
传统治虫方法已经回天无力,一个全新的思路成为唯一选择:研制转基因抗虫棉。
何谓抗虫棉,即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内”,棉铃虫吃了这种棉花的任何部位,就会死亡,使原本受害的棉花,成为棉铃虫的“天敌”!
然而就在此时,西方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涉足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美国的孟山都公司就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之一。然而国外转让技术条件非常苛刻:900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中,不包括技术的核心部分即专利权,也就是说,如果我国购买了该项技术,仍然要支付专利费,这将使我国的棉花生产永远受制于人。
“那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中棉所所长喻树迅这样说,作为国家级棉花专业研究机构,他们更清楚国家赋予的重任。
一批批资金到位,一项项研究迅速开展。
为尽快战胜虫害,实现优势资源最佳组合,由设立在河南安阳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牵头,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技术平台,这个平台上接以中国农科院生物所为代表的基因构建单位,成功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中棉所负责基因导入棉花的技术体系,大批量创造转基因棉花种质新材料,并将所获得的新材料快速发放给育种研究单位;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等10余家棉花育种单位迅速培育出适宜我国不同棉区种植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同时,中棉所在河南安阳、山东惠民、安徽望江等地的生态育种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已加快特异类型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培育和应用。
从未有过的研究机制,创造出从未有过的奇迹:仅仅几年时间,我国就成功掌握了控制虫害的核心技术,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Bt杀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无限风光在险峰
核心技术的突破并非终点,就在我们加速研究的时候,国外公司凭借其成熟领先的技术优势,将其育成的抗虫棉向中国市场推进。1998~2000年,国外抗虫棉就占我国抗虫棉市场份额的95%左右,而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仅5%左右。
全国棉花科研单位又一次不约而同地把手握在了一起,在“国家转基因棉花中试及产业化基地”课题支持下,科研单位建立了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累计获得转基因棉花植株2万余份,筛选、评价、鉴定有利用价值的转基因棉花种质材料1000多份,并将600多份发放给棉花育种家研究利用。
专家们根据各地生态情况的不同,研制出了适合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产棉区种植的20多种抗虫棉。同时,他们还研制出了与国外抗虫棉品质相当,但单产能提高10%的抗虫棉新品种。
这是一个翻身仗,到2002年,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上升到了35%。2003年,这一比例达到了60%。2005年,国产抗虫棉所占市场份额已接近70%。国产抗虫棉在全国遍地开花,表现良好,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间不需要农药防治,三代、四代棉铃虫发生期间仅需防治一两次,每亩可节省农药用量60%到80%,可减少农药喷洒次数10次以上,每亩可增产皮棉10公斤左右,增收节支约120元。目前,全国累计推广种植国产转基因抗虫棉9000万亩左右。
中棉所副所长李付广博士欣慰地说:“这一数字标志着我们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并且我们还将做得更好。”
版权所有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豫ICP备12016946号-1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38号 邮编:455000
Tel:(0372)2562200 E-mail:mianhuasuo@caas.cn 豫公网安备41050202000117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