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国完善转基因抗虫棉科研创新体系之时,拥有多项转基因技术专利以及具有最大棉种经营网络的国外跨国公司之间进行了重组,大大增强了其转基因棉的产业化能力。面对强大的“科贸一体化”跨国公司,要发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攻“科研关”,更要攻“市场关”。
在国家支持下,短短6年时间,我国形成了以中棉所为研发中心的全国性产业化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制种、销售、栽培技术推广网络,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大大提速。
“天价种”变成“常用种”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每斤杂交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在山东、江苏竟然卖到150元的天价!即使按精量播种原则,一亩地也要8两种子,棉农根本用不起。
中棉所杂交棉专家邢朝柱说,转基因棉花种子成了“天价种”,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制种单位与生产单位脱节,形不成产业化的制种体系,制种效率低下,成本偏高,当时,中棉所的全部转基因棉制种规模不到800亩。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1999年,中棉所科技贸易公司建立了科研单位+制种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随后,中棉所科技贸易公司依托全国优质棉基地县良种棉加工厂,以入股、收购等形式,在新疆、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建立了8家种业公司。在新模式下,育种家培育出新品种后,交给科技贸易公司进行规模化制种;科技贸易公司上联育种家,下联制种基地和农户,并负责技术指导、种子统一回收及市场销售。
新模式运行以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育种面积达到12万亩,每亩地制种产量由60-75公斤提高到100公斤。目前,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价格已下降至每斤30元。新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由中棉所科技贸易公司等科技型棉花龙头企业经营,迅速进入市场,来到急需的棉农手里。
据了解,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危害,农药用量减少60%至80%,每年节约化学农药用量2000万至3000万公斤,农药中毒事件降低了70%至80%。
建立全国性营销网络
中棉所副所长李付广博士说,2002年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占国内市场份额为35%,3年之后,所占市场份额翻了一番,这么快的增长幅度,与建立全国性市场营销网络有很大关系。
目前,中棉所科技贸易公司在长江、黄河等各大棉区建立抗虫棉示范点200多个,每年都要举办上百场各类观摩会,通过示范引导农民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还建立起了350个销售代理网点,形成了上千人的销售队伍,年销售种子近1000万公斤,销售收入2亿多元。为保证种子质量,中棉所科技贸易公司还同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合作,在全国建立了6个标准化种子检验室,从亲本种子供应、到种子生产、收购、销售、服务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在建立起市场化销售体系的同时,中棉所还建立了科技成果开发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新型利益分配机制。科技贸易公司获得种子经营收益后,要向育种课题组提供品种使用费,还向基因产权单位交纳知识产权使用费,较好地协调了科研与开发的关系。2001年以来,公司向上游科研单位返还“开发红利”2000多万元。
中棉所所长喻树迅博士说,科技推广“公司化”运作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大面积应用,从而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促进了上、中、下游科研力量的整合与提高。
国际领先的栽培技术:让“栽棉如同种菜”
有了好种子,怎样种出好棉花,中棉所在创立节约型、集约型、现代化棉花生产新技术方面,又进行了艰苦攻关。目前,“两无两化”(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育苗规模化和工厂化、移栽机械化)棉花栽培新技术已通过农业部审定,形成了一系列发明技术和产品,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
棉花生产费工费力,我国棉区流传有“栽不活的棉花,哭不死的娃娃”的民谚,而“两无两化”技术却让“栽棉如种菜”,不但提高了成活率,还将棉农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项新技术采用无土育苗,大多数苗床的成苗率达95%以上。无土育苗可由“育苗公司”实行工厂化、规模化育苗,为农民提供“订单育苗”服务。苗育成后进行大田移栽时,可以采用全自动裸苗移栽机具。试验示范结果显示,这项技术节省用种50%至70%,每亩节省人工及其他成本45元,还使皮棉增产8%至10%。
这项技术自2004年开展示范以来,深受农民欢迎,全国示范县总数由最初的8个发展到188个,预计今年示范面积可达50多万亩。专家指出,“两无两化”技术将使棉花生产的前期管理逐步转化为公司化经营,从而改变我国棉花传统生产方式,显著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