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农业专家的帮助,农产品的产量上去了,种田的底气也足了。这几年,我的家庭农场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近日,在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康利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计先立一一细数着“科技种田”带来的利好。
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试验田。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华阳镇位于皖西南长江北岸,属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水源丰沛,土地肥沃。看中家乡的有利自然条件,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计先立回到家乡,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办起了康利家庭农场。
“农场成立的前几年,由于品种不好,加上缺乏科学管理,种出的大米、油菜、棉花等农作物品相比较差,卖不上价。”回忆从前,计先立不禁叹了一口气。
计先立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例。望江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油料生产大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出口基地县。如何提高种田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的课题。
2016年,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正式落户望江县华阳镇,给望江县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院所在安徽省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心先后挂牌中国农科院长江中下游野生棉野外观测站、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南综合试验站、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望江综合试验基地。
计先立的农场,因为有了中棉所专家们的指导,迎来转机。
“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良种,专家们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大幅提升。”计先立感言,要想种好田,没有科技还真不行。
截至2023年底,科研院所已在望江县推广棉花、水稻新品种新技术20余个,推广面积累计达50余万亩。
“我们还邀请国内知名栽培育种、农经管理和乡村振兴等领域专家现场授课,累计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超5000人次。”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副主任周克海说。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们来到望江,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以科技助农。”周克海介绍,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在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分别设立中国农业大学安徽望江粮棉油科技小院和安徽农业大学油料科技小院,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国字号农业科研院所落户,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还为我们培养了大量乡土科技人才和新型农民。越来越多的村民种田种出了‘科技范’,腰包也鼓了起来。”望江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全力支持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科研平台的优势,加强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