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首页栏目» 综合动态

扎根新疆创基地 砥砺奋进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24 来源 :办公室 访问量 : 作者: 梁冰 梅峥 冯文娟
字体

新疆农业丰收的颜色是五彩斑斓的,有金黄的小麦、玉米,淡紫的葡萄,火红的辣椒,但最夺目的是雪白的棉花。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2022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为3745.4万亩,棉花产量539.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比重达90.2%。单产、总产、商品量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强大的棉花生产能力奠定了新疆棉在全国乃至世界棉花产业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棉花主产区逐步向新疆转移,为选育推广适合新疆天山南北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服务新疆棉花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积极投身新疆棉花生产主战场,逐步在新疆建成7个基地,包括位于南疆的阿拉尔综合试验站、阿克苏综合实验基地、库尔勒试验站、南疆中亚试验站,以及位于北疆的石河子综合试验站、胡杨河综合试验站、博州试验站等,在促进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支撑新疆乡村振兴和现代植棉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的起源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中棉所自1998年9月22日在此设立南疆生态试验站起,历经25年的发展,已逐步建成集棉花育种、植保、栽培、创新、示范为一体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阿拉尔综合试验站。

“我是1998年就到了阿拉尔,来到这里我才真正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刚来的时候,我是带着任务来的,这一来就走不了了。”阿拉尔综合试验站站长李运海研究员笑着回忆道,“试验站成立之初,恰逢当时新疆地区引进示范及推广我所棉花新品种中棉所35。当时,我负责在阿拉尔筛选中棉所35提高系,解决其倒伏的问题。同时还负责做好中棉所35的良种繁育工作。这个品种抗病性、丰产性好,深受当地政府、兵团欢迎,种植面积达到了全疆植棉面积的1/3以上,为当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新疆实施‘一黑一白’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谈及建站历程,李运海介绍道:“试验站最初设在第一师阿拉尔市九团的良种加工厂内,试验田在三里外。当时,睡的是双层铁床,喝的是盐分含量高的涝坝水,用的是公共卫生间,骑的是自行车往返试验田。一年后,在试验田对面阿拉尔气象站租赁了一间办公室,一套住宿平房。之后,试验站又搬了好几次家,温宿青年农场、阿克苏地区供销社农场、永兴农场、第一师七团等等。直到2014年1月,我们所与第一师协商,试验站才搬到阿拉尔市十团,并更名为阿拉尔综合试验站。现在,试验站集棉花育种、植保、栽培、创新、示范为一体,有639亩试验地和30亩建设用地,并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image1 小.jpg

曾设在第一师七团时的南疆生态试验站

image2.jpeg

如今的阿拉尔综合试验站的试验基地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试验站里就李运海一个人,既是站长,又是工作人员。在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李运海常常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时吃饭都顾不上,几乎天天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宿舍休息。

image3 小.jpg

李运海

“比起现在,我刚来的时候试验站条件差太多了。当时我们住的地方没有暖气和空调,典型的‘冬冷夏热’。冬天,一杯热水放床头,第二天早起就能冻成冰疙瘩;夏天,屋里闷热,一进屋就一身汗,热的睡不着,我们就在院里打地铺。但大家干劲十足,从来没觉得苦。”2011年入职就到试验站工作的霍飞超说道。

“工作和生活条件差点不算什么,我们都能克服。最难熬的还是想家吧。我来新疆二十多年了,可以说是半个‘新疆人’,常年在疆,一年也回不了几次老家,我老母亲90多岁了,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也不在身边,心里很是愧疚啊。”李运海说道。

image4 小.jpg

霍飞超

“现在试验站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科研人员来阿拉尔开展试验,吃、住、行、工作都有了保障。特别是李站长把试验站管理的特别规范,有些试验问题我们科研人员都没有想到,他都替我们考虑到了,在阿拉尔开展试验,我们很放心,真是‘亚克西’!”从中棉所安阳所部来阿拉尔进行棉花播种的董合林研究员赞叹道。

image5 小.jpg

董合林(左)

阿拉尔综合试验站常务副站长王宝全谈起自己到站经历时感叹:“家里之前也种棉花,刚到站里的时候没想到棉花科研田间管理这么严谨,突然感觉有点不太适应,那时候常常因为不够细心被李站长批评,之后就知道棉花科研不比普通家里种棉花一样简单,李站长常叮嘱我们站里的年轻人田间管理一定要严谨细致,要认真细心,给科研人员提供最准确的数字,不能出现差错。”直到现在王宝全一直遵循这个思想来干事,让自己“过硬”,才可以经得起考验,更好地服务棉花科研工作。

image6.jpeg

王宝全

头发已经花白的李运海感慨道:“苦日子都已经熬过来了,看到我们所的棉花品种和植棉技术在新疆大面积示范推广,我们感觉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也是从科研岗出身,我知道专家们都想要什么,所以我打算在退休前把这么多年管理试验基地的心得都写一写,这样后来的人看到就能少走弯路。”

微信图片_20230424111446 小.jpg

李运海(中) 、王宝全(右)、霍飞超(左)检查播种情况

阿拉尔综合试验站建设26年来,从最初的一间办公室、一人一基地,到现在每年有20多个课题组100余人次在站开展各种试验工作,李运海等基地工作人员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现如今,阿拉尔综合试验站已成为中棉所在南疆地区培育新品种、新技术的平台和对外示范展示的窗口,发挥着育繁推一体化功能。依托阿拉尔综合试验站,培育了中棉所49、96A、96B、143等一大批优良棉花品种,以及植棉新技术成功研发,并在新疆棉区大面积示范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image7.jpeg

4月16日,来自中棉所不同团队、课题组的科研人员

在阿拉尔综合试验站紧锣密鼓地进行集中备播。

近年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重要指示,越来越多的中棉所科研人员从千里之外的安阳所部远赴新疆棉花生产主战场开展试验,推进科研工作向新疆实质性转移,着力解决棉花生产“卡脖子”难题,助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书写作为棉花科研国家队的使命担当,践行和弘扬着“中棉所精神”,奋力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深耕棉花主战场 助推成果遍北疆 下一篇:科普棉花知识 体验科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