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适于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7

  • 获奖名称国家科技进步奖
  • 获奖等级二等奖
  • 获奖年度1996
  • 本所排名单独完成
  • 添加时间2008-11-22
  • 访问统计
  • 获奖经历 1994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获奖人员 蔡荣芳、徐成就、田伯英、王志华、郭恒敏、赖鸣冈、罗云佳、黄双领、鲁黄均

成果信息

      中棉所17采用多亲本多次复合杂交育成,是适于麦棉春套的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棉花新品种。“七五”棉花育种攻关优质抗病品种验收位居第一,先后通过山东、湖南省和国家审定。参加河南省和国家黄河流域麦套棉区域试验,霜前皮棉产量平均871.5千克/公顷,比春棉对照中棉12增产21.5%,比夏棉对照辽9和中棉16平均增产23.3%,均居首位,产小麦4 860千克/公顷;同时参加河北、山东省常规区试,比对照冀棉16和鲁棉6号平均增产12.7%;河南、山东省麦套棉生产试验,霜前皮棉1023千克/公顷,比春棉对照和夏棉对照平均增产22.2%;1991年起被定为国家麦套棉区试对照品种,至报奖时产量保持第一。纤维洁白有丝光,品质优异:主体长度31.47毫米,强力3.99克,细度6 402米/克,断长25.5千米;参加中美联试,产量居首位,品质超过美国大面积种植品种,达到美国优质棉水平;试纺并批量生产80支精梳棉府绸,质量达纺织部优质产品水平。抗枯萎、耐黄萎病,抗苗期角斑病和后期红叶茎枯病,中抗棉铃虫和Ⅱ级抗蚜,为多抗类型。生育期125天,比春播品种短10天,而比夏播品种长10天,它的育成填补了麦套棉品种的空白,是黄淮海棉区实行麦棉套种、夺取粮棉双丰收的理想品种。1994年种植面积82.66万公顷(1240万亩),经济效益显著。
      (资料来源:《1978-2003年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2004年5月中国农业出版社,P473-474)
      本成果曾获得1994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蔡荣芳、徐成就、田伯英、王志华、郭恒敏、赖鸣冈、罗云佳、黄双领、韩寿沧、鲁黄均、郭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