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这片叶子,颜色鲜黄,很明显不抗虫。这株的叶片中虽然有一点发黄,但颜色暗一点,有可能是涂药时伤叶所致,应该是抗虫品种。”10月30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严根土手持两片不同的棉花叶子,耐心地对几名年轻科研工作者说。
记者打量着眼前这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专家,他虽然身材瘦小,却和蔼可亲。谈到自己的名字,他诙谐地向记者介绍:“我是家中的长子长孙,奶奶十分重视我的名字,便找人算了算,由于五行缺土,就起了根土这个名字。”或许是这个名字的缘故,严根土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事棉花育种研究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1992年,严根土从浙江农大(现浙江大学)毕业。由于误把导师说的“河南”听成了“湖南”,他戏剧性地来到了当时地处安阳市白璧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报到的那一天,同学把他送到车站时都哭了。“来到安阳后,尤其是在白璧镇农村,夜里睡觉时老鼠在身上跑。”严根土回忆说。那时,不仅口音、饮食、环境让他不能适应,而且所里人才断档,分配来的几个北大毕业生每天都刻苦学习英语,时间不长就先后去了美国。“一个月挣100多元,参加工作5年后我才给家里寄了第一笔钱。后来,直到娶妻、安家、生子,一颗心才安顿了下来。”严根土笑着说,“看到比自己年龄大许多的老前辈每天起早贪黑专心做科研,让我坚定了把这项工作做下去的信念。”
此后的日子里,严根土长年在试验田驻点,和同事、农民同吃同住。每天天一亮,他就拿着记录本去棉田,晚上披着星光回家。夏季,棉田像个大蒸笼,他在齐腰深的棉花地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任凭汗水湿透衣衫,经常蹲得腿脚麻木、站不起来。搞棉花抗逆育种需要到偏远的盐碱、干旱地区做试验,严根土带领抗逆棉花育种课题组先后在省内外建了18个试验点,一年行程近10万公里。每年的3月,海南的种子要收获,商丘的营养钵要育苗,山东的盐碱地要查看,新疆的试验要落实;4月,各试验点要播种;5月,调查出苗期;6月,观察枯萎病;7月,是开花期;8月,观察黄萎病;9月,更忙了,要到各个试验点去选种,然后带回安阳进行优选;10月初,到海南进行鉴定。严根土经常是白天到各试验点选种,夜里赶路。他去新疆选种更是艰苦,先是从安阳坐火车到乌鲁木齐,然后转车到南疆,在南疆3个试验点之间奔波,来回需要近半个月时间。
20多年来,他研究了8000多份国内外育种材料,分析了从田间地头得来的上千万组数据,终于发明了一种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育种方法,先后成功培育出中棉所44、中棉所49等一系列有突破性的棉花新品种。该育种方法受到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多次邀请他讲学。
天道酬勤。从2004年培育出的3个品种算起,严根土带领的团队已先后培育出10多个优质品种。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3大棉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00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150亿元。中棉所49连续13年成为我国主栽品种。近两年,中棉所49推广应用面积占南疆棉花种植面积的65%以上,占全国总面积的15.5%,保持了在全国棉花产业的突出地位。多项发明成果给严根土带来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其中,他主持完成的“多抗稳产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技术及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严根土说:“传承中棉所老一辈的勤劳、奉献精神,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断创新育种科研新方法,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自己热爱的棉花育种事业。”未来,他将继续开展“优质绿色生态环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棉花育种工作,为我国棉花育种、规范化种植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