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现场会在新疆昌吉举行。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志敏、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州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陈毅士,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冯志勇、州党委常委、常务副州长王炳炬,自治州副州长若曼·塔吾汗、陈旭忠,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文有等领导出席。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主持,唐华俊、高志敏、陈毅士、冯志勇为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揭牌。
唐华俊在会上指出,西部中心的启动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提出的围绕“三个面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完善中国农科院在全国农业科研整体布局,推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农业科技合作,实现“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战略目标的重大部署;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农科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签署农业科技合作协议的一项重大安排,更是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执行中央有关部委及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计划,整合资源和力量配置、促进协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一项战略行动。
成立大会召开前,与会领导和代表现场观摩了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昌吉实验区优质棉示范基地。所长李付广在示范现场向与会领导和代表介绍了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建设情况和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他指出,联盟至2016年11月28日成立以来,秉承纺织企业需要什么,生产部门就生产什么,种子企业就提供什么,科研单位就研制什么的宗旨,按照联盟制定的目标任务,即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在我国主产棉区打造出500~1000万亩、产能60~120万吨的中高端品质原棉生产基地,相当于1~2个澳大利亚的棉花产能规模,占“十三五”我国棉花规模的15%。一年来,联盟通过汇聚广大联盟成员的力量和智慧,制定了联盟生产技术指南、加工技术指南、产销对接方案、网站管理办法和品牌管理办法,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技术培训和品牌建设工作,落实签订了联盟订单生产第一单,探索了联盟棉花可追溯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联盟在新疆昌吉、巴州、第一师、第七师等地建立了优质棉实验区,充分展示了优质棉新品种发展的实力和前景。
与会领导和代表高度评价了昌吉实验区联盟优质棉新品种中641的优良表现和技术集成生产模式。2017年昌吉实验区种植双33优质棉花新品种1624亩,平均亩产籽棉362.7公斤,高产地块籽棉亩产达450公斤。2017年实验区集成了优质棉新品种、北斗导航精量播种、一膜三行与双膜覆盖、测土配方与营养诊断、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全程化控与后期催熟等六项关键技术,实现亩增100公斤籽棉、节水10%、省工5%的良好收益,避免了化肥的过量施用,采用性诱剂、食用剂和高效低毒农药保护了棉田生态环境,有益探索出一条棉花绿色增产增效的技术模式。
此外,与会领导和代表还现场观摩了棉花机械化采收场景。(摄影:张聚明)
揭牌仪式
唐华俊讲话
唐华俊(左三)考察联盟优质棉示范田
李付广介绍联盟运行情况和基地示范表现
机械化采收观摩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