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中棉所建设发展的另一条历史轴线是科研人员不懈攀登技术峭壁的身影。
盛夏,中棉所棉花试验田。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烧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空气凝滞着,没有一丝风,一望无垠的棉田里,移动着三三两两的黄褐色斗笠,远处传来几声稀疏的鸟鸣。
试验田一隅,邢朝柱不停地弯下腰,用手拨开棉花的叶片,专注地查看棉花长势,认真地做着记录。
他是研制棉铃虫克星“中棉所29”的专家之一。
无数个日日夜夜留下邢朝柱和课题组同事忙碌的身影。扎在“上晒下蒸”的棉田,翻阅大量资料,合力翻译国外论文,登门请教国内育种老专家……经历了无数次的挫败,他们终于跨越技术壁垒,率先在国内研制出多因子逆境胁迫筛选和生态穿梭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这种方法的采用大大提升了我国棉花传统育种水平,破解了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制约难题,实现了多种优良性状的聚合。与国外品种相比,“中棉所29”在丰产和稳产性、纤维品质、病虫害抗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更具优势,被科技部和主产棉省列为重点推广品种。
这一朵棉花的盛开整整历时8年。棉花的生长周期为200多天,恰恰处在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时候,邢朝柱和课题组同事几乎天天“泡”在试验田,从上百个棉花品种中筛选出数十个优良亲本,配制上百个杂交组合,再从这些组合中不断地进行比较试验。比较试验阶段,他们需要从出苗期开始一株一株地观测,棉花成熟后再一个一个采回去,一个一个称重,一个一个比较产量,一个一个检测纤维长度等指标,以便筛选出优良品种。第二年继续筛选这些优势品种,如此循环往复,层层选拔,直至筛选出符合国家审定标准的最优秀品种。“一个创新的棉花品种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和团队共同努力,是团结协作的成果。像‘中棉所29’,能被成功选育和大面积推广凝聚着老一代育种专家的大量心血,老专家退休了,我们接着做,成功了。我比较幸运,还有更多人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邢朝柱平静地说。
“有人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专家。事实上也是这样。我们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枯燥无味,要耐得住寂寞,甚至要有出不了品种的思想准备。棉花受环境因素影响非常大,去年,我们筛选了一批非常好的育种材料放到海南加代繁殖,结果,一场大风雨毁了我们数年的心血,这是我遇到最艰苦的事情。”邢朝柱不由感喟。
试验田另一侧,杨代刚正在耐心地给几个研究生讲解育种方法,说到关键处,他强调:“棉花育种周期比较长,十年八年不见效,而且,失败率很高,成功率很低,连续奋斗十年能出一个品种就很不错了。但是,一旦育成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就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搞研究,要有耐心,坚持下去!”
杨代刚是中棉所研究员,真正爱上棉花,是在攻读研究生时。“年轻时,比较浮躁,总觉得忙了一年一个品种都出不来。后来,看到那些老专家,已经满头白发了,还那么兢兢业业,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坚忍、什么叫执着、什么叫奉献,才真正钻进去搞研究。”杨代刚哈哈笑了,接着说,“说实话,搞棉花研究确实是件辛苦事,既耗费脑力又耗费体力,工作强度很大,但是只要自己喜欢就不觉得累。”
精神的力量支撑着杨代刚,推动着他不断前行。11年来,他针对长江流域棉花品种进行研究,选育出8个品种,其中,国家审定品种“中棉所63 ”在河南、湖北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平均亩产子棉超过900斤,还出现了亩产子棉过千斤的高产典型,连续5年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首选主导品种,为促进我国棉花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跟老专家比,我还差很多。他们献了青春献终生,有的耗尽一生心血只培育出一个品种,至今仍是国家大面积推广品种;有的一生没有培育出一个品种,却留下了宝贵的育种材料……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创新品种,是因为我们站在前辈的肩上。我今年已经49岁,想好好利用退休前的这段时间,一方面,针对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发展情况,继续创新一些新品种,围绕高优势杂交棉花品种做些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引导年轻人,把好的经验和知识延续下去。”杨代刚的目光投向棉田深处。
一望无垠的棉田里,中棉人依然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也许,在他们眼中,这一片片叶子,一朵朵花苞才是最美的风景。他们默默关注着,精心呵护着,用心血,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执着地守望着……
“我们这群人啊,就像是种子,国家哪儿需要,我们就在哪儿扎根发芽。”第一代中棉人邢以华的话仍在耳边回响。
版权所有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豫ICP备12016946号-1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38号 邮编:455000
Tel:(0372)2562200 E-mail:mianhuasuo@caas.cn 豫公网安备41050202000117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