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棉意向下降,生产形势严峻,农业部等部门积极部署——
棉花生产 避免大波动
“谷雨前,先种棉。”
清明一过,到了棉花播种的季节。记者从农业部获悉,受去年棉花收购价格走低、棉花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今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7660万亩,减少970万亩,降幅达11.57%,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采取有效举措,及早公布棉花保护价,防止棉花生产出现过大波动。
出口减少、成本增加
棉价创6年来最低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国纺织业深受影响。据美国农业部分析,2008—2009年度世界棉花消费量预计为1.11亿包,比上一年度减少1160万包,其中降幅的近一半来自中国。受纺织品出口减少的影响,2008年度我国棉价保持低位,棉农籽棉交售价格年度平均不到4.8元/公斤,为6年来最低水平。
同时, 2008年棉花生产季节,国内化肥价格连续大幅度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不少。两种因素叠加,导致2008年棉花种植亩均现金收益不足700元,同比下降28%。
由于籽棉销售价格较低,惜售一直是2008年度棉农籽棉交售的“主题”。
据国家发改委棉花月报显示,到2月底,国内棉农籽棉交售率为90.9%。截至3月9日,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约两成棉农还未交售或手中存有棉花。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棉花专家介绍,目前河南、江西、湖北等地,棉农普遍存在观望心理,对种不种棉花仍举棋不定,一些棉农“拔棉秸、耕地、买棉种薄膜”等基础性工作至今未做。有的棉农表示,正准备将棉田转向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稻、黄豆等作物。
扩大补贴、增加收储
千方百计稳生产
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稳定植棉面积,对保障基本供给、助农增收至关重要。当前棉花育苗已陆续开始,正是落实面积的关键时期。
面对棉花生产的严峻形势,农业部日前召开了全国棉花生产工作会议,要求棉花生产要以满足国内纺织品消费用棉需求为目标,调整区域布局,提高单产,提高效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强调,要落实良种补贴政策,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扎实抓好今年棉花生产。
“稳定棉花生产要靠‘三手抓’。”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毛树春研究员说,一是抓政策扶持,出台最低收购价,提高政策措施应对危机的保障能力。二是抓科技支撑,全程服务,提高科技应对危机的服务能力。三是抓应急储备,采用托市收储,提高市场应对危机的吸纳和吞吐能力。
2008年,在棉花产量过剩情况下,国家共应急收储棉花272万吨,对稳定棉花市场价格起到积极作用。根据去年的实践,毛树春建议,2009年度可继续采用2008年收储籽棉5.2元/千克作为新棉最低保护价,扩大收储,防范再次出现“卖棉难”。
据介绍,今年国家加大了棉花良种补贴力度,补贴省份由8个扩大到25个,补贴面积由3333万亩扩大到全覆盖,补贴资金13亿元。此外,农业部在植棉优势区域内的198个大县安排了200个万亩示范片,多层次开展高产创建。同时加快选育突破性品种,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加大轻简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培育棉农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制约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棉花竞争力,实现棉花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人民日报 》( 2009年4月1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