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成果达到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本报北京9月28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黄淮棉区的棉农们前些年谈“虫”色变的经历已成历史。如今,农业科学家用高科技手段培育并通过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已达30多个。国庆前夕,记者到中国农科院棉花所采访,看到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长势良好,专家们兴奋地告诉记者,“中棉所41”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实施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我国在当代科技中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大批创新性成果,并积极推动阶段成果向产业化延伸,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抽样分析表明,我国60%以上的高新技术在水平很低或几乎完全空白的基础上起步,目前有11%的高新技术成果达到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例如:转基因羊牛的获得和转基因抗虫棉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全面参加并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显示了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水下无人深潜技术获得重大成就,研制成功6000米水下机器人,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国家“火炬计划”这面旗帜的带动下,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1991年到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3000亿元左右增加到1.8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同期工业年均增长速度10多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例显著提高,由10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现在的接近15%。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99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到30亿美元,2001年提高到4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占当年出口增量的56%,占出口总额的17%左右。
1990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先后在一些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01年,53个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928亿元、工业总产值10117亿元、实现利税1285亿元、出口创汇226.6亿美元,分别是1991年初创时的100倍左右,10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60%。有不少高新区已经成为拉动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02年09月29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