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粒棉种 如今花开天下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姜蕴真
棉花是农业经济作物,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了棉花,就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作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宗农作物和纺织品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国家基本战略性物资,其充足和稳定供应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然而,不可否认,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主要棉花出口国通过大量补贴向国际市场销售棉花,给我国棉花产业带来严峻挑战。
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棉花产业何去何从?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掌控话语权?
梳理中国近代棉花科技史,实现粮棉双增产、拓展新疆棉区、击溃国外抗虫棉垄断、推进植棉机械化……化解不同历史时期棉花生产之困,无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息息相关。从成立57年的历史来看,中棉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培育棉花新品种为主线,在技术峭壁上不懈攀登,培育的棉花品种遍布中国1/4棉区,鼎盛时期独揽中国棉花“半壁江山”;科研成果先后获得4项国家一等奖,占据棉花界获奖总数的57%;成功研制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击溃国际种业巨头,捍卫中国棉业领地;破解棉花基因组信息,为我国在世界棉花基因组学研究方面赢得先机……
对于许多中棉人来说,在白璧镇大寒村的岁月都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棉花紧缺。1957年,农业部批准成立中棉所,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杨显东带队考察选址,最终选中当时黄淮海流域棉花主产区——白璧镇。它位于冀鲁豫集中产棉区的中心地带,生态条件代表性强,棉种适应性广,还拥有4000余亩的试验用地。
不久,安阳就迎来了一批从北京来的专家。带队的是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杨显东。“ 当时,中央提出科研要结合生产。研究棉花待在北京怎么能行?必须到农村去,到产区去,到棉花生产最需要的地方去。”第一代中棉人蒋国柱、邢以华夫妇怀着满腔热血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蒋国柱,面庞清瘦,满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回忆曾经的岁月,他微笑着说:“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住在抗战时期留下的小院子里,两个大仓库一样的房子,男的住一块儿,女的住一块儿,都睡大通铺。后来,盖起了简易的平房,为节约经费,砌的都是空心墙,住的房子才30平方米。即使这样小的房子,还要住两户人家。”
第二年,遭遇三年困难时期,粮食限量,副食品奇缺,我们就自己种瓜、种菜,用瓜菜代替粮食,一碗菜一碗菜吃。我们还把冬瓜切成大片大片的,红烧了当肉吃。”蒋国柱挺了挺已经佝偻的背脊,笑出了声。
“真没想到条件会那么艰苦!我们自己种菜,自己养鸡,自己打井,自己打煤球……”邢以华感慨万千。
当年,这位北京姑娘二话不说,舍弃繁华都市,来到穷乡僻壤。
“生活上的困难都能克服,可孩子小,自己科研工作忙,没法带,只好送给婆婆带。有一次,我去看孩子,孩子都不认识我了,直往床下躲。后来,稍微熟悉点儿了,张口叫了我一声‘阿姨’,叫得我眼泪哗哗地往下掉……”说到孩子,邢以华心酸不已,眼泛泪光。
事实上,当时的中棉所就在农村的棉花地里,交通十分不便。所部距市区18公里,只有一条土路,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出不去,也进不来。仅有的一条公交线路只通到中途的崇义,在崇义下车后,还得走7公里高低不平的石子路才能到所部。虽然可以坐三轮车,但是价钱比较贵,许多人不舍得坐,通常骑自行车或步行两三个小时外出。没什么事情,大家索性不出门。
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并非一无是处。当时,科研条件十分落后,科研工具简单而原始,一把尺子、一支笔、一个本就是专家们的全部家当,搞研究全凭观察和经验。而中棉所出门就是棉田,这为专家们深入了解棉花习性,筛选、研制优秀品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后来名声大噪的棉花癌症杀手“中棉所12”,棉铃虫克星“中棉所29”、“中棉所41”等系列品种无不与之密切相关。
如今的中棉所旧址基本保持着原貌,剥落的墙皮、锈蚀的铁锁、残破的窗户……大部分房屋已经废弃不用,只有院内的苍松翠柏依然青翠,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谁承想,当年播下的一粒棉种,如今竟花开天下。
版权所有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豫ICP备12016946号-1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38号 邮编:455000
Tel:(0372)2562200 E-mail:mianhuasuo@caas.cn 豫公网安备41050202000117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