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挑大梁

发布时间:2014-11-05 来源 : 访问量 : 作者:
字体

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挑大梁

本报记者 孙维福

  从清明种子下播到深秋挂满洁白,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实验农场的新品种棉花,10月20日迎来全程机械化植棉压轴一幕——机械化采摘。

  为清晰展示机械化植棉如何“全程”,包括精量播种机、无人喷施机在内的10余种农用机械,这天也悉数在地头集合亮阵。耳边马达轰响,眼前无人机盘旋,棉花生产从种到收的机械作业图景一一实地、实物、实景再现。

  “全程机械化植棉一旦实现,我国棉花生产用工将下降70%以上。”边走边看,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向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一路汇报。

  这已是该所联合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第二年组织机采棉现场观摩。今年的演示,机采仍为主题,但特别增加了新品种研发、种管收技术、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机采棉种植模式和机械化采收等全套机械实物展示,透出强大的机械气势和浓厚的技术集成色彩。此项安排直接对应的,是中国农科院全院系统部署实施的“粮棉油增产增效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项目”。

  缘于这个背景,随同陈萌山现场观摩机采棉的,除了棉花研究所所长和农机化所所长,还增加了中国农科院作物、水稻、油料、蔬菜花卉等研究所的所长。声势为何这么大?观摩活动结束后立即召开的“中国农科院粮棉油增产增效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工作会议”,给出了准确答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这项研究从2013年开始,总的目标是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转化创新,为农业部“高产创建”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目前中国农科院已有12个研究所、350人参加,院外协作单位达到210个、1400人参与。先后启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等作物技术集成生产模式,举办现场观摩会9场,从增产和节本两个方面,展现了技术集成示范的巨大潜力。

  为了回答“怎样形成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三农的农业科研体系,关键时刻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作用”这一命题,中国农科院启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当天晚上,陈萌山接受记者采访时,仍是三句不离白天会上各位所长发言的主题——如何通过技术集成实现我国农业增产增效。

  他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刚性增长,而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化肥等投入来提高产量受到制约,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驱动提高单产,必须紧紧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大力推进突破性新品种培育,大力加强技术集成、协同攻关。

  “我国农业科研院校不下千家、科研人员足有10万,科研成果也不少,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在哪里呢?差的是如何改革体制机制解决农业科研面临的问题。”讲了一个品种一推10年的尴尬故事后,陈萌山感慨说,当今农业发展不仅受资源的制约,更受资本、技术的制约,如何突破高成本的瓶颈,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解决中国农业的出路问题意义重大。我们现有的不少品种,已经像老牛一样气力被发挥到了极致。今后如果还是依靠单一品种、单一技术,没有技术集成、没有农业机械做载体,很多事是行不通的。必须在生产实际中综合应用从种子到种管收最优化的技术成果,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科技推力。

  “未来农业科研应该走什么路径”,陈萌山说院里经过深刻思考认为,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农业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的开放格局,加强“技术集成、联合攻关、科技示范”,以“探索粮棉油增产增效综合技术集成模式”为目标,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这不仅将构建一个全新的农业科研技术体系,还将带来一次农业科研技术路线的变革。”言语之间,这位就任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刚好两年的前农业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充满着信心和期待。

  机采棉现场 张聚明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中国科学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可降低70%用工成本 下一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中央第十巡视组向中国科学院反馈巡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