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客户端讯 11月1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望江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油后直播棉现场观摩会暨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座谈会在望江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莅临望江共叙农业发展,共话乡村振兴。
望江,是古雷池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白云之乡”。 “金花”(油菜花)和“银花”(棉花),成为了望江的靓丽名片,目前种植面积均居全省首位,棉花种植最高年份曾达42万亩,油菜达50万亩,“雷花”牌锯齿棉、优质双低油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声誉。
目前,纺织服装已经成为望江县首位产业,全县棉纺服装企业达403家,形成了集制种、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水洗、包装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覆盖,正朝着打造产值超200亿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标砥砺前行。
今年5月,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全国油菜绿色高效发展现场观摩会在望江召开,会上,望江县与中棉所正式签订了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共建协议。
油后直播棉现场观摩会暨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座谈会围绕油后直播棉观摩和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两大主题,就乡村振兴、农村污水净化、棉花智能管理、油菜多功能利用等课题开展学术交流。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党委书记潘燕荣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江科研中心在望江一直都在从事油后移栽和油后直播棉花研究,油后移栽棉技术日趋成熟,2018年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望江实验区油后移栽棉籽棉最高产量达到445kg/亩,比非示范区增产26%左右;同时油后直播棉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近年在望江试验示范面积在300亩左右,通过种肥同播、统一飞防、化学打顶、集中收获等方式,实现节约人工8个/亩,亩产综合效益提升100元左右。2019年,该所与油料所在华阳镇、杨湾镇、雷池乡进行了300亩油棉轮作技术示范展示,实施了棉花种肥同播、油菜种肥同播、飞机防控病虫害等技术措施,油棉轮作模式研究效益显著,为望江的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有益探索。
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吕春生表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突出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不断强化科技协同创新、加速成果推广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等措施,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棉花所和望江县的工作,助力望江乡村振兴。
望江县委书记李跃云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抢抓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紧紧围绕“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目标,突出基地建设、项目研究、人才培养等重点,进一步创新“科研院所+互联网+农业园区”合作模式,继续深化与中棉所、中油所以及农科院旗下其他院所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双方的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提升该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共同探索出一条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