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与棉花结下不解之缘(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创新型国家)下

发布时间:2006-05-04 来源 :《人民日报》2006年5月4日第2版 访问量 : 作者: 蒋建科 曲昌荣
字体

  大成果出自小村庄旁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自主创新,在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然而,也许您难以相信,如此重大的科研成果,是在河南省安阳市一个小村庄旁边的研究所里诞生的。
  记者离开安阳市,沿着崎岖不平的公路,到达一个叫大寒村的地方。一排排平房和几栋楼房掩映在绿树之中,四周是成片的试验田,从1958年开始,几代中棉所科研人员就生活和工作在这样一个僻静的环境里,创造出186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就有18项,全所累计培育成功棉花品种52个。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现任所长兼党委书记喻树迅博士这样概括几代中棉所科研人员的精神。这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却为棉花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上班时间在实验室里研究棉花,下班后出门到隔壁的试验田里接着观察、研究棉花,他们的工作和业余时间都花在对棉花的研究上。因为,他们深知棉花对国家的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是2亿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涉及1900万纺织及相关行业工人的就业问题,2005年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创汇115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创汇额的15%。
  用科技锁定人虫大战的胜局
  “1992年,没有任何征兆,棉铃虫突然暴发。棉农原本在棉花种植期间只需喷施农药1次到3次,然而在那场灾难中,即使是喷施农药20多次,仍控制不住棉铃虫。”回忆起那场灾难,现任中棉所副所长的李付广博士仍然心有余悸。
  当时,棉铃虫对黄淮海流域的产棉区危害很大。农民都说,棉铃虫除了电线杆子不吃,啥都吃。农民一季的辛苦被棉铃虫吃了个精光。
  就在那一时期,棉铃虫给国家和棉农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超过100亿元。农民因防治棉铃虫中毒人数高达24万人次。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当时的农业部长宣布:谁能治住棉铃虫奖谁100万元!“这100万元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作为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队,面对肆虐的棉铃虫竟然束手无策,脸上无光,抬不起头啊!”喻树迅说,“那时,我们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能抗击棉铃虫的抗虫棉来!”
  要研究转基因抗虫棉这个高科技项目,对于一个地处农村的研究所来说,技术信息和资料的匮乏是最大的障碍。他们发动科技人员四处寻找相关资料、参加学术会议,在那一段时间里,记者在出差的火车上经常能碰到中棉所的专家,他们从北京查阅完资料,连夜乘火车返回安阳,到安阳才凌晨4点左右,他们就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回实验室,接着进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12月,代表我国第二代抗虫棉的“中棉所41”通过审定。接着,“中棉所45”、“中棉所47”等20多个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陆续通过审定。到2005年,累计推广应用一亿亩。棉铃虫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激活每个人的潜能
  “把您的优势无限放大”。这是中棉所创新理念的高度概括。
  10多年前,正当中棉所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同棉铃虫搏斗的时候,又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人才流失。8位科技骨干走了,派到国外学习的人员大多没回来。怎么办?所长喻树迅提出了“稳定人才、留住人才,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以人才促发展”的新思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了“三步走”人才战略。第一步,盖房子、发票子、定位子。兑现有关政策,把以前拖欠的奖金等福利待遇全部补齐,年底拿出专项经费奖励有突出贡献者。同时破格任用了10多个30多岁的业务和管理骨干,留住了一大批青年优秀人才。
  第二步,建平台,搭平台,拉大框架用人才,给英雄以用武之地。第三步,送出去、请进来,用国际化战略聚英才。中棉所先后派出国考察访问的52人次,请美、印专家来访的55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0余次,签署合作协议5个,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谈起今后的发展,喻树迅表示,要建设好安阳创新中心、海南繁育中心、新疆生产中心和郑州销售中心,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研发网络,为我国的棉花生产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我国棉花栽培技术获得革命性突破 下一篇:催生更多的“联合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