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sGK中3017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4002
转基因生物名称:sGK中3017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种人员:王红梅、陈伟、赵云雷、李云海、龚海燕等
品种来源:中棉所35×sGK9708优系(中棉所41)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19.6-122天。植株筒型,松散,株高101.0-113.8cm,光杆;叶片大小适中,叶片绿色;结铃性好,铃卵圆形;第一果枝节位7.3-7.5节,单株果枝数12.8-14.1个,单株结铃20.0-22.4个,铃重6.1-6.3g,衣分39.2-42.2%,籽指11.1-11.5g,霜前花率92.5-94.3%。吐絮畅,易采摘,纤维色泽白。
抗病鉴定:2011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抗病鉴定:枯萎病指12.4,黄萎病指22.4,耐枯萎耐黄萎病;2012年抗病鉴定:枯萎病指18.1,黄萎病指21.6,耐枯萎耐黄萎病。
抗虫鉴定:2013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91%,Bt蛋白表达量455,高抗棉铃虫。
品质分析:2011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69mm,断裂比强度29.65cN/tex,马克隆值5.23,整齐度85.95%,伸长率6.44%,反射率72.54%,黄度9.20,纺纱均匀性指数139.25;2012年检测(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00mm,断裂比强度31.20cN/tex,马克隆值5.30,整齐度84.50%,伸长率4.20%,反射率77.30%,黄度7.90,纺纱均匀性指数132.30。
产量表现: 2011年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Ⅲ组),7点汇总,皮棉5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39.9kg、101.4kg、94.2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6.0%、6.3%、7.3%,皮棉增产极显著,分居春棉3组13个参试品种的第2、3、3位。2012年续试(Ⅰ组),8点汇总,皮棉5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45.2kg、95.8kg、89.8kg,分别比对照增产6.9%、6.2%、6.0%,皮棉增产极显著,均居春棉Ⅰ组12个参试品种的第6位。
——《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豫农种植﹝201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