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中棉所96012
申 请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完 成 人:王红梅、陈伟、赵云雷、桑晓慧、赵佩、龚海燕、崔艳利。
品种来源: GKz中杂A49-668/中193
特征特性:转Bt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棉品种。植株塔型,茎杆有稀茸毛,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叶片较大,叶色深绿,苞叶较大。铃卵圆形、中等大小,铃尖突起弱,吐絮畅。区域试验中株高122.6 厘米,果枝数17.5 个,单株成铃数32.6 个,单铃重5.31 克,大样衣分39.96%,子指11.4 克。生育期122.4 天。霜前花率93.9%。抗病虫性鉴定为耐枯萎病、耐黄萎病,中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1 毫米,断裂比强度33.0 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0。
产量表现:2019~2020 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皮棉亩产99.57 公斤,比对照鄂抗棉13 增产5.20%。其中:2019 年皮棉亩产109.03 公斤,比鄂抗棉13 增产5.68%;2020 年皮棉亩产90.1 公斤,比鄂抗棉13 增产4.61%。2021 年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亩产93.68 公斤,比对照鄂抗棉13 增产7.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4 月上中旬播种,营养钵育苗移栽,一般亩栽密度2000株左右。2.科学施肥。做到底肥足、蕾肥稳、花铃肥重、盖顶肥补,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5 公斤,五氧化二磷8~10 公斤,氧化钾15 公斤。3.合理化控。根据棉花长势、施肥、墒情等合理化调,遵循“少量多次、前轻中适后重”的原则。4.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起垄培土;及时整枝、打顶、抹赘芽;遇高温干旱及时灌水抗旱;全生育期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棉区种植,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公告鄂农通告(2022)10号(第六届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