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信息
品种名称:中MB9029(中棉所112 )
审定编号:豫审棉20180002
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5)第059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7619×75195
公告号:豫农种植2018(46)号
证书编号:2018-2-0064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17-118天。植株为塔型、株型较紧凑,株高110.9-118.1cm;叶片掌状,中等偏大,叶色深绿;茎杆茸毛较少;铃卵圆形,中等大小,结铃性较强;平均第一果枝节位6.5-6.6节,单株果枝数14.1个,单株结铃24.4-24.8个,铃重6.5-6.6g,衣分41.2-42.4%,子指11.1-11.3g,霜前花率95.1-95.2%;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纤维品质(HVICC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0 mm,断裂比强度30.35 cN·tex-1,马克隆值4.75,伸长率5.85 %,反射率76.8 %,黄度7.55,整齐度指数84.75 %,纺纱均匀性指数144.95。经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鉴定:2015年枯萎病病指4.1,黄萎病病指30.5,高抗枯萎、耐黄萎病;2016年枯萎病病指7.7,黄萎病病指30.9,抗枯萎、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02.15kg、120.65kg和115.65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1.95%、13.25%和15.9%。
2017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63.68kg、103.51kg和99.79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7.73%、6.93%和10.53%。
栽培技术要点:①4月中下旬适时播种;②田间管理:每亩底肥鸡粪3方、磷酸二铵25kg、尿素10kg、氯化钾10kg;重施花铃肥,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kg,钾肥5-7kg;补施盖顶肥,追施尿素5kg,后期用2 %尿素及0.5 %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防止蕾铃脱落。全程化调:化调次数应少量多次,该品种发苗快、长势强、后期长势稳,第一次应根据棉花长势适当提前,用缩节胺0.5-1g/亩,初花期、打顶后7天后用缩节胺分别为1-2g/亩和3-4g/亩。
——豫农种植〔20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