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15(中2108)是本所从6429×86-1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质抗病品种。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
生育期135天。植株较高,叶片稍大,叶色浓绿。铃重5.5克,衣分42%,子指9.2克。出苗整齐,前期发育较慢,中期转旺,后期不早衰,增产潜力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4.3,黄萎病病情指数14.4,属于抗枯萎病和耐黄萎病品种。
2.产量水平
1985-1986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霜前皮棉亩产61.4千克,比对照豫棉1号增产4.1%。1987-1988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两年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86.9千克和81.5千克,平均比对照豫棉1号增产16.6%。1986-1987年参加山东省抗病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85千克和73.9千克,比对照鲁抗1号分别增产21.6%和15.6%。
3.纤维品质
1983-1984年北京市纤维检验所测试结果,纤维主体长度29.0毫米,单纤维强力3.77克,细度每克5745米,断裂长度21.6千米,成熟系数1.64,试纺32支纱,品质指标2254分,综评上等优级。
4.栽培要点
前期以促苗早发为主,中后期注意肥水调节和化学调控,防止旺长和贪青晚熟,高水肥地密度以每亩3500株为宜,旱薄地可增加到每亩4000-4500株。
(郭香墨主编,《棉花新品种与良种繁育技术》P11-12,1997年5月,金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