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6号(61998)以徐州209为母本,与岱字棉12号杂交,经连续选择,于1966年育成。
1.特征特性
生育期133天,属中熟品种。株型略紧,叶片中等,铃重6克左右,铃短卵圆形,种子灰白色,不孕子较少。其优点是种子饱满出苗好,吐絮畅衣分高,色泽较白,衣分38%-40%;其缺点是不耐肥水,易旺长晚熟。
2.产量水平
在河南安阳6年小区试验结果,平均亩产皮棉173.8斤,比岱字棉15号增产12.6%。泾阳县三渠大队多年种植结果,亩产百斤皮棉,比感病品种增产1倍以上。
3.抗病性
1966-1970年,经陕西枯萎病区多点试种,大田发病株率比感病品种低10%-30%;在病圃3年鉴定结果,剖杆检查,平均发病指数50.5%,为感病对照种的62%。
4.纤维品质
绒长28-29毫米,整齐度94%,单纤维强度3.8克,细度6234米/克,断裂长度23.8千米。
5.栽培要点
适合于枯、黄萎病区种植。每年要坚持选择无病单株留种,继续提高抗病能力。密度可适当增加一、二成。苗期早施氮肥,加强中耕,增强抗性,促进病株恢复。后期加强整枝打杈,并可喷矮壮素,促进早熟。